每次上完廁所,你有檢查過自己的 便便顏色 嗎?其實消化道的狀況也能從便便顏色來判斷哦,還有形狀與味道也能忠實的反應出你的身體狀況,上完廁所後別急著沖馬桶,花個15秒看一下自己的便便顏色如何,不同顏色的便便透露哪些訊息?快跟著文章一起了解吧!
延伸閱讀:上完廁所別急著沖,1分鐘檢查便便健康度!
養成觀察 便便顏色 的好習慣
便便主要由每天吃下去的食物消化後的殘渣組成,所以吃了什麼與喝多少水都是幫助便便重要的關鍵。我們可以透過便便的次數、形狀、顏色與味道,反應出最真實的身體狀況,不同的便便顏色,都代表著不同的訊息,快來了解這些 便便顏色 想傳達的訊息是什麼?
一、黃褐色
- 消化道狀態:健康正常
- 飲食因素:正常,要繼續保持唷
- 當吃進身體裡的食物完整消化後,便便就會呈現健康的黃褐色。
二、黑色
- 消化道狀態:上消化道出狀況
- 飲食因素:食用含有大量黑色素食物 ( 例如:墨魚料理 )、含鐵藥物或動物內臟食物
- 需要注意上消化道是否有出血現象,或是食物中含有大量黑色素或含鐵保健品補充太多。
三、墨綠色
- 消化道狀態:消化道菌叢失衡,且便便容易伴隨難聞的味道
- 飲食因素:攝取太多深綠色蔬菜或是服用維他命或抗生素
- 可能是消化道的菌叢生態不平衡所導致,或是攝取太多深綠色蔬菜、維他命或抗生素,如果還伴隨拉肚子就要特別注意了!
四、灰白色
- 消化道狀態:消化道功能異常,需要進一步檢查
- 飲食因素:服用止瀉劑等藥物
- 如果便便呈現灰白色,有可能是消化道功能異常或是近期有服用止瀉劑藥物的關係,建議去尋求醫生診斷與治療!
五、紅色
- 消化道狀態:下消化道出狀況
- 飲食因素:吃了太多紅肉火龍果、番茄、甜菜根與紅蘿蔔
- 需要注意下消化道是否有出血的現象,或是食物中含有大量紅色色素,如果持續出現紅色便便,就快去看醫生!
延伸閱讀:消化道詳解

便便突然出現臭味怎麼辦?
便便除了是食物消化後的殘渣外,還伴隨著消化道自然代謝的老化細胞,如果便便時的味道太臭,也需要注意一下,有可能是肉吃太多或消化道菌叢失衡。攝取太多蛋白質的食物,容易在消化道中發酵,並且讓便便較黏,味道也有點可怕;常吃蔬菜水果的人,因為膳食纖維多,除了可以刺激消化道蠕動,在消化的過程中也不會出現難聞的味道。如果消化道菌叢失衡,排便時出現不好聞的味道,就要多攝取蔬菜水果中的膳食纖維,重新平衡消化道的菌叢生態,並適時補充優質的嚐到健康益生菌,讓比菲德氏龍根菌守護消化道健康。
延伸閱讀:排便順暢的關鍵原來是?這樣吃更順暢
怎麼吃才能擁有健康的便便
根據衛福部建議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為25~35g,如果想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,可多吃擁有高纖的食物,如:糙米、五穀米、竹筍、牛蒡、地瓜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;水果以土芭樂、柿子、奇異果為主;其他如薏仁、乾香菇或山粉圓也都可以攝取。
延伸閱讀:那些食物擁有最多膳食纖維?
除此之外,補充水份對刺激消化道也很重要,如果吃了很多膳食纖維卻沒喝水,也是沒辦法順暢的排便!簡單計算成年人每天的水份攝取量,體重1公斤需攝取30c.c .的飲水量,以50公斤的體重為例,每天需要的水份攝取量為1500c.c。若運動代謝量較多時可按比例增加,但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500c.c;之前討論過的5大排便運動也能幫助消化道維持良好的排便效率。
延伸閱讀:排便又不順?5大妙招讓你排便順暢免煩惱
若你是卡卡一族,也可以掌握「先清後補」的概念,用神纖子先推出便便,營造好菌的生長空間,再補充專注於消化道保健的嚐到活力益生菌!有效縮短便便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,照顧好消化道環境!